首頁 民生服務 健康養(yǎng)老 老太太飲湯誤吞棗核 這些人群尤其要當心

老太太飲湯誤吞棗核 這些人群尤其要當心

2022-02-20 23:54:32 廣州日報 全媒體記者張青梅 通訊員劉靜雯、張燦城

廣州日報訊 (全媒體記者張青梅 通訊員劉靜雯、張燦城)喝湯趁熱,但不宜心急!大年初六,在家晚餐的68歲的黃奶奶品嘗自家的老火靚湯時太過急促,“囫圇吞棗”不慎將一枚棗核一同吞入,繼而出現(xiàn)頸部疼痛并逐漸加重。家人見狀不敢怠慢,趕緊帶她前往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yī)院急診,最終經(jīng)過手術,取出長約2.5厘米的棗核。在暨大附一院消化內(nèi)鏡中心每年開展的消化道異物治療中,老年人和兒童居多,且節(jié)假日異物較平時多。專家提醒,患者誤吞異物時應及時就診,嚴禁自行處理,特別是要避免強行用米飯、饅頭、韭菜等方法將異物吞下,這樣做很可能讓異物越扎越深,導致更嚴重的后果。

恐造成嚴重后果

多學科會診保駕護航

黃奶奶就診后,醫(yī)務人員經(jīng)詢問得知黃奶奶有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史,完善相關檢查后,頸部CT結果提示:黃奶奶的食管上段(約C7水平)內(nèi)高密度灶,考慮異物,大小約2.5厘米×0.7厘米。急診外科及耳鼻喉科醫(yī)生即刻聯(lián)系消化內(nèi)鏡中心值班醫(yī)生劉靜雯,共同制定治療方案。

考慮到異物停留在黃奶奶的食管上段,取出過程對咽喉刺激較大易引起劇烈嘔吐;梭形質(zhì)硬尖銳的異物易導致食管出血、穿孔;且患者為老年女性基礎疾病較多,異物取出過程易引起呼吸循環(huán)變化,暨大附一院急診科、耳鼻喉科、消化內(nèi)鏡中心及麻醉科等多學科會診后,決定予病人行靜脈麻醉下食管異物取出術。醫(yī)務人員與患者及其家屬溝通,并做好充分的準備及預案后,由麻醉科李雅蘭主任行靜脈麻醉,再由消化內(nèi)鏡中心翟賀寧副主任行內(nèi)鏡下異物取出術。

胃鏡中可見食管上段一黃色梭形棗核刺入食管兩側(cè)。通過異物鉗探視,異物兩側(cè)見食管黏膜損傷,周圍黏膜充血水腫,輕觸見異物不易推動,考慮異物嵌頓,但尚未導致穿孔,遂用異物鉗夾住棗核一端,翟賀寧將棗核輕柔取出,操作過程順利,再次進鏡檢查見局部黏膜損傷及少量滲血,未見明顯穿孔跡象。危機解除,老人家化險為夷。

老人和兒童多見

做足這些措施可預防

翟賀寧表示,棗核類食管異物相較其他異物來說有其特殊性:①兩端鋒利,易導致黏膜損傷、出血、穿孔;②硬度較大,容易嵌頓;③表面較光滑,使用器械取出時不易抓取。

據(jù)悉,該院消化內(nèi)鏡中心每年開展的消化道異物治療中,老年人和兒童居多,且節(jié)假日異物較平時多。尖銳異物會帶來一些嚴重并發(fā)癥,如出血、穿孔及感染等,且異物嵌頓時間越長,并發(fā)癥發(fā)生的概率越大。

翟賀寧提醒,患者誤吞異物時應及時發(fā)現(xiàn)及就診;醫(yī)護人員需結合患者病情及影像學,多學科合作,盡可能縮短異物取出時間。

如何避免消化道異物,生活中應做到以下幾方面:

1.進食不宜過于匆忙,尤其是吃帶刺、骨頭、果核的食物時,要仔細嚼碎,并將骨刺吐出。如魚類、雞、鴨、粽子、湯圓、粥類等。

2.教育兒童勿將硬幣、電池、磁珠、玩具等放在口內(nèi)或吞下。

3.嚴禁自行處理,誤吞異物后,應避免強行用米飯、饅頭、韭菜等方法將異物吞下,這樣做很可能讓異物越扎越深。

4.保持鎮(zhèn)靜,異物卡住后,只要當時未發(fā)現(xiàn)嗆咳、呼吸困難、口唇青紫等窒息缺氧表現(xiàn),就不必過分緊張。

5.兒童玩耍時,要注意清理周圍物品。特別要注意寶寶爬行的地面上是否掉有小物品,如扣子、大頭針、曲別針、豆粒、硬幣、藥片等。當吃有核的水果時,如棗、山楂、橘子等,要特別當心,應先把核取出后再喂食。不要喂食瓜子、花生、豆類等食物。

6.誤吞尖物、利器的處理方法:如果誤吞堅硬的骨刺、尖銳木條、大頭針、釘子、金屬利器,棗核、縫衣針等尖物利器,這類物品會刺傷消化系統(tǒng),時間長了進入腸道可導致穿孔,建議立即前往醫(yī)院通過胃鏡監(jiān)視下取出。

7.誤吞不明液體、藥物、化妝品、電池等要立即就診,切勿自行處理,并向醫(yī)生提供詳細情況。

8.不可催吐、使用瀉藥等,應該立即送醫(yī)。

責編:盧智彬

來源:廣州日報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