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教育服務 教育動態(tài) “功勛外教”的七十余載中國情

“功勛外教”的七十余載中國情

2022-04-14 16:07:31 冷水江市融媒體中心

教育家、“十大功勛外教”獲得者、河南大學外語學院教授吳雪莉,因病醫(yī)治無效,于2022年4月7日凌晨4時在開封逝世,享年96歲。

噩耗傳來,全校同哀。河南大學在微信公眾號發(fā)布“沉痛悼念吳雪莉先生”的官方消息后,一時間評論刷屏——“生于美國,把大半生奉獻給了中國的教育事業(yè)”“一張洋面孔,一顆中國心,一世河大情”“老師您安心地走吧,您永遠活在學生們心里”等飽含深情和不舍的留言,瞬間鋪滿了留言板,引發(fā)網友集體悼念的浪潮。與此同時,吳雪莉先生的辭世也受到社會各界的高度關注,被各大媒體相繼報道,深切緬懷。

品格高潔,為人師表,成就卓著,垂范后學。這位扎根中國大地70余載,耕耘杏壇一輩子的華籍美人吳雪莉,用她的中國情愛國心、她的敬業(yè)擔當、她的堅守奉獻,詮釋了一代河大宗師的風骨和典范。她的一生奉獻給了中國高等教育事業(yè),她的青春芳華永遠留在了河南大學。

一面國旗 世紀情緣

1925年7月15日,吳雪莉出生在美國阿肯色州的斯密士堡市,幼年的艱苦歲月鍛造了她堅忍的品格,培養(yǎng)了她豐富的精神世界。她對幸福安穩(wěn)家庭的美好憧憬,像一顆種子在內心深處埋下并生根發(fā)芽。1938年,緣于斯諾的《西行漫記》,13歲的吳雪莉初次了解到中國,便十分向往這個神秘古老又愛好和平的東方國度。1945年,20歲畢業(yè)于美國密歇根州立農學院的吳雪莉與來自中國農業(yè)部的特派留學生黃元波舉行了簡單熱鬧的婚禮,次年,她便隨丈夫漂洋過海、不遠萬里來到中國?!拜喆傔M上海港已是凌晨時分。吳雪莉撲到欄桿旁,興奮得漲紅了臉,借著晨曦急切地望著這個陌生卻又莫名親切的東方神秘之邦”,從此結下了她與中國長達70余載的不解情緣。

1949年9月30日,新中國成立前夕,吳雪莉排了很長時間的隊,終于買到了一面五星紅旗,珍藏至今。每年10月1日清晨,吳雪莉都要在家門口懸掛起這面中國國旗,以實際行動表達她對中國的真摯愛意。

1975年,經周恩來總理批示,50歲的吳雪莉如愿加入中國國籍。她十分珍視自己身份的轉變,常常用帶著洋味的開封話強調自己“已經是中國人了”,而不是“外教”。

詩人艾青曾說:“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眮淼街袊?0多年里,吳雪莉被人無數(shù)次問過“你為什么要留在中國”,她微笑著回答:“因為這里讓我找到了家的感覺?!彼难豪锪魈手鴿夂竦闹袊榻Y,她總是飽含深情地說道:“我愛這個偉大的國家,我愛這里的人民。我相信我們的國家會越來越好,越來越美麗!”當被問及是否還要回到美國,她總是毫不猶豫地說:“不走了,這輩子就老在這里了。我的骨灰,將來就撒在黃河里?!?/p>

文明互鑒 當起“紅娘”

1957年,吳雪莉受聘開封師范學院(今河南大學),成為外語學院的一名英語教師,也是學校的第一位外籍教師。她熱衷于推動中西文化交流,主動擔負起“向不了解情況的外國人介紹中國”的使命,更好地介紹、展現(xiàn)真實的、立體的、全面的中國。

1958年,倫敦出版社出版了吳雪莉撰寫的一本描繪社會主義日常生活畫卷的英文小說《中國一條街》,書中講述了一名住在中國的西方人對古老中國的新奇認識和新鮮感受,吳雪莉以她獨特客觀的視角看待中國社會,是當之無愧的中國故事講述者和親歷者。此外,她還為倫敦出版社出版的《中國大百科全書》翻譯了45萬字的材料,為《陳云文選》翻譯了初稿。

每次回美國探親是吳雪莉最忙碌的時期,介紹、宣傳中國的情況成為她的主要工作。吳雪莉曾在美國10個州14所大學訪問講學,每到一處,她總是如數(shù)家珍般宣傳中國的歷史文化、山水風光、社會變遷,將改革開放后中國的滄桑巨變娓娓道來,將她生活的這片土地介紹給大洋彼岸的親人,讓黃河邊的河南大學為人們所熟知。

吳雪莉被中國小說《在和平的日子里》《苦菜花》反映出的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的民族精神深深感動,主動接手了小說的翻譯工作,一行行清麗的英文從她筆下流淌出來,流向對中國還不熟悉的西方讀者,增進了外國民眾對中國的了解與認識,在中西方文化之間架起了溝通的橋梁和紐帶。

1988年,應中共中央編譯局邀請,吳雪莉前往北京,翻譯國務院總理在全國七屆人大會議上報告的部分初稿。憑借著母語優(yōu)勢和對中國的深刻了解,吳雪莉用英文翻譯的“廉潔奉公”“執(zhí)法如山”“凝聚力”等詞語受到中央領導和馬列著作編譯局專家的高度認可,并被確定為這類詞匯的標準譯法。《人民日報》稱贊吳雪莉為“中西方文化交流的紅娘”。

杏壇誨人 德厚流光

“三尺講臺系國運,一顆丹心映初心。愿以寸心寄華夏,且將歲月寄山河”,可謂是吳雪莉在河南大學整個教學生涯的真實寫照。從“傳道授業(yè)”到“桃李滿園”,從“金發(fā)碧眼”到“鶴發(fā)童顏”,吳雪莉一直致力于英語口語、美國文化、英美文學及翻譯理論的教學與科研工作。作為首批外語學院英語語言文學碩士生導師以及碩士研究生導師組組長,她在半個多世紀的執(zhí)教生涯中,竭心盡力,誨人不倦,培養(yǎng)了3000余名本科生、300余名碩士生和博士生,推動了河南大學乃至河南省外語學科的建設和發(fā)展。

教學認真,形式多樣。據(jù)學生們回憶,這位有著與眾不同外貌的外教,其教學形式和方法常常令人耳目一新。“吳老師每次上課時都會帶很多道具,比如鸚鵡的耳墜等。她赴美探親時帶回來很多國內見不到的東西,帶不回來的就拍照片,這些對當時我們的英語學習極有幫助。”河南大學教授、曾任公共外語教學部主任的穆春玲回憶道。

治學嚴謹,言傳身教。課堂上的吳雪莉風趣幽默,和藹可親,鉆研起學問來卻一點也不含糊。特別是對待學生,要求嚴格。她用最令學生振聾發(fā)聵的問題“你的觀點是什么”啟迪學生的思維,引領其成長。如今,這種嚴謹治學的風格和教育理念在河南大學外語學院作為“傳家寶”,代代傳承。

吳雪莉將其一生都獻給了河南大學,獻給了她熱愛的教育事業(yè)。她曾被評為河南省“感動中原”年度教育人物,獲“河南省優(yōu)秀教育工作者”“河南省研究生教育優(yōu)秀導師”等榮譽,獲聘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國家外國專家局授予她“十大功勛外教”稱號。2019年,吳雪莉獲得中共中央、國務院和中央軍委頒發(fā)的“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紀念章”,成為河南省唯一、也是全國為數(shù)不多入選的“國際友人”。

斯人已逝,精神長存。

河南省委外事辦原副主任、一級巡視員、河南大學外語學院1981級研究生楊瑋斌沉痛悼念恩師:“先生歷經滄桑磨難,無怨無悔,不離不棄,嘔心瀝血,教書育人數(shù)十載,把知識的種子撒播在這片曾經的異國他鄉(xiāng)的土地,用愛把不同民族和文化凝聚在一起,忠誠和信念已化作共和國豐碑上一顆耀眼的星,閃爍著光榮與夢想,崇高和偉大,映照在學生們的心里?!?/p>

河南大學黨委書記盧克平以此詩深切緬懷吳雪莉,沉痛悼念先生千古,風范永存:

汴梁耕耘七十載,華籍美人中國心。

鄉(xiāng)音兒化呈宋韻,金發(fā)結緣黃河親。

桃李不言下成蹊,交流東西通古今。

學科一流新氣象,碧眼望見又一新。

(本報記者 王勝昔 本報通訊員 王文君)

責編:唐錦玲

來源:冷水江市融媒體中心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