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新聞服務 民生 權益受侵害事件時有發(fā)生,未成年人如何用好社交App?

權益受侵害事件時有發(fā)生,未成年人如何用好社交App?

2022-06-01 09:14:04 法治日報

未成年人如何用好社交App?

因網(wǎng)絡社交導致未成年人權益受侵害事件時有發(fā)生

● 近年來,作為網(wǎng)生代的未成年人將不少時間用在了網(wǎng)絡娛樂、社交、學習、消費上。一些網(wǎng)絡熟人社交或半熟人社交、游戲社交、知識社交類產品,都深得未成年人的喜愛

● 未成年人在使用社交App時很難保障安全性,因網(wǎng)絡社交導致未成年人權益受侵害事件時有發(fā)生;此外一些社交App雖然設置了身份認證系統(tǒng),但形同虛設,導致一些未成年人在社交App上“裸奔”

● 未成年人要提升對社交App使用的正確認知;家長要對孩子進行科學引導與管理;App運營商要豐富和優(yōu)化青少年感興趣的信息內容供給;學??赏ㄟ^法治課程、情景模擬、以案釋法等科普和普法路徑,及時向學生傳授如何正確健康使用社交App

□ 本報見習記者 張守坤

□ 本報記者   文麗娟

“趙老師,祝您生日快樂,今天我和幾個小伙伴給您準備了生日驚喜,我能加您為好友,并把您拉到我們幾個的群里嗎?”

“可以啊,謝謝你們,老師很期待。”

5月15日(周日)一大早,天津市河東區(qū)某小學三年級教師趙琳就收到了學生發(fā)來的短信。這一天是趙琳的生日,學生們?yōu)樗谱髁烁鞣N生日祝福視頻:有兩位同學在《迷你世界》手游中用不同材料搭出“趙老師生日快樂”的圖案;有同學拍攝并剪輯了生日快樂視頻;還有同學用App拍攝表情功能,錄制了祝福表情包。

被學生深深打動的同時,趙琳也有一些擔憂:他們才讀小學三年級,就有了自己的社交賬號,而且玩得都很熟練。他們的家長對于孩子們使用社交App是否知情?他們又能否安全地用好這些社交App呢?

近年來,作為網(wǎng)生代的未成年人將不少時間用在了網(wǎng)絡娛樂、社交、學習、消費上。一些網(wǎng)絡熟人社交或半熟人社交、游戲社交、知識社交類產品等,都深得未成年人的喜愛。

然而,《法治日報》記者近日采訪發(fā)現(xiàn),未成年人在使用社交App時很難保障安全性,因網(wǎng)絡社交導致未成年人權益受侵害事件時有發(fā)生;此外一些社交App雖然設置了身份認證系統(tǒng),但形同虛設,導致一些未成年人在社交App上“裸奔”。

多位受訪專家提出,從未成年人本身來說,需要提升對社交App使用的正確認知;從家長的角度來說,應該對孩子進行科學引導與管理,使孩子能合理使用各類互聯(lián)網(wǎng)產品;從App運營商的角度來說,要豐富和優(yōu)化青少年感興趣的信息內容供給;從學校的角度來說,可通過法治課程、情景模擬、以案釋法等科普和普法路徑,及時向學生傳授如何正確健康使用社交App。

社交App使用量大

稍有不慎容易出事

不久前,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未成年人線上社交產品的使用及其權益保護”課題組以某款社交App進行調查發(fā)現(xiàn),社交App已經(jīng)深度滲入到未成年人的生活中,有該社交App賬號的未成年人超過六成。未成年人使用該社交App占比最高的前兩項原因分別是:方便溝通;看學校的作業(yè)和通知等。

經(jīng)歷了學生社交App送祝福后,趙琳也特別留心孩子使用社交App的情況。她注意到,一些一年級甚至幼兒園的學生都有了屬于自己的社交App賬號。她有些不理解:這么小的孩子為什么要使用社交App呢?

馨馨是趙琳的學生,她從二年級開始就有屬于自己的社交App賬號了。如今,她已經(jīng)能夠熟練使用該App中的添加好友、群聊天、視頻號、小游戲等功能。

對于這種情況,馨馨媽媽認為,與其嚴防死守,不如跟孩子講清楚這些社交App的各種功能和交友時應注意的地方。比如錢包功能,馨馨媽媽鼓勵孩子每年將壓歲錢存入錢包,當孩子想購買盲盒或零食時,她會要求孩子花自己的壓歲錢,“花自己的錢會心疼,這樣孩子對錢就有了概念,再花錢時就會多一些考慮了”。

值得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家長都像馨馨媽媽這樣,對社交App持理性態(tài)度;也并不是所有未成年人都能健康合理地使用社交App。

除了花費太多時間、過度使用社交App外,有一些未成年人也容易受一些社交App中不良信息的影響。四川省宜賓市某高中學生小茶使用一款社交App已經(jīng)數(shù)年,經(jīng)常會收到陌生“美女”打招呼的消息,聊著聊著就會發(fā)現(xiàn)對方是想通過裸聊敲詐勒索。

據(jù)安徽省宿州市某中學教師張海介紹,去年9月,他所在班級有一名學生因為想換手機但不敢告訴父母,從社交App上認識一個專門賣二手手機的人,花2000多元訂購了一款手機,結果收貨后發(fā)現(xiàn)手機根本無法使用,再聯(lián)系賣家時對方已將其拉黑。

“類似事件,學校每年都會發(fā)生一兩起,不管怎么強調不要輕易相信社交App上的陌生人,還是有不少學生上當受騙?!睆埡Uf。

財產損失還算輕的,未成年人因輕信社交App上的陌生人而遭受嚴重侵害的案例也時有發(fā)生:寧夏固原原州區(qū)人民法院曾發(fā)文稱,2021年7月的一天,年僅16歲的小花通過某社交App認識了張某。兩人線下見面后,張某心生歹念對其實施了強奸并用手機拍攝了小花的裸體視頻。之后,張某以對外流傳裸體視頻要挾再次與其發(fā)生性關系。最終小花選擇了報警,張某也被繩之以法。

認證系統(tǒng)形同虛設

分級模式未達預期

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未成年人在一些社交App上“裸奔”?

記者調查發(fā)現(xiàn),雖然一些社交App明確標注了“Age Rating 17+”,即該應用的注冊信息中建議17歲以上年齡可以下載,17+類別App中可能含有“頻繁和激烈的攻擊性言語;頻繁和激烈的卡通、幻想或現(xiàn)實暴力;頻繁和激烈的成人、恐怖和性暗示題材;色情內容、裸體、煙酒和毒品”,但這些社交App并沒有身份認證設置,即使有認證系統(tǒng)也形同虛設,年齡性別等可以隨意設定。

比如,有的社交App要求使用者輸入的出生日期驗證年齡必須滿18歲,否則無法注冊使用,但實際上可以隨便輸入出生日期且無認證環(huán)節(jié)。

在一些明確表明只有年滿18歲用戶才能使用的社交App中,記者發(fā)現(xiàn)其設置中有青少年模式。有使用者發(fā)表評論稱,如果真是只有成年人才能使用這些軟件,為何還要再設置青少年模式?

還有一些社交App雖然有青少年模式,但未成年人及其家長很少使用。趙琳告訴記者,她所在班級中有社交賬號的學生大概10多名,但沒有一個設置了青少年模式,還有很多家長根本就不知道社交App有青少年模式。

經(jīng)了解,趙琳發(fā)現(xiàn)一些家長不愿意設置青少年模式的原因主要有三個方面:青少年模式下的內容單調、青少年模式下功能太少、總跳出開啟青少年模式的提示很煩。

“各種App青少年模式下推送的內容都很無聊,晚上到第二天早晨還有禁用時間段,而且很多最基本的功能都沒辦法使用。即使家長開啟了青少年模式,網(wǎng)上也有很多破解教程,隨便一搜就可以搜到?!毙〔枵f。

暨南大學少年及家事法研究中心教授張鴻巍告訴記者,社交App分級確有必要,對于規(guī)范運營商合法經(jīng)營及未成年人健康使用社交App具有十分重要的實際意義。

“當前,諸如分級、青少年模式未達到預期效果,原因固然很多,但主要還是父母或其他監(jiān)護人對分級模式等認識尚待加強、未成年人本身對分級模式存有不解或抗拒心理,而運營商對登錄時年齡認定亦存在技術不到位的情形。這些都需要各個方面高度重視并妥善處理?!睆堷櫸≌f。

多措并舉共同發(fā)力

合理用好社交App

各類社交App對孩子來說充滿吸引力,而家長、老師等成年人對未成年人使用社交App則“又愛又恨”。對未成年人來說,是否有必要使用社交App呢?

張鴻巍認為,未成年人身心一直處于持續(xù)變化之中,特別是進入青春期后受到朋輩、虛擬世界等家庭外的影響日漸加深。傳統(tǒng)威權或專制型家庭教育方式面臨著諸多沖擊,對未成年人身心發(fā)展亦產生了許多影響。而社交App則為一部分未成年人逃離或疏遠傳統(tǒng)家庭教養(yǎng)方式束縛提供了媒介,亦為其在朋輩等交往中獲得認可、安慰等提供了平臺。

在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研究員、青少年與教育社會學研究室副主任朱迪看來,社交App在未成年人生活中發(fā)揮著重要作用,比如學習、獲取信息、和同學朋友保持聯(lián)系、娛樂休閑、解壓放松等,這些都能夠滿足未成年人在各個層次、各個方面的需求。

“雖然未成年人的心智發(fā)育發(fā)展和社會經(jīng)驗都處于不太成熟的階段,可能會對社交App不當使用,包括沉迷上癮或者接受一些不良信息,但不能因此把未成年人特別‘完美’地保護起來,而是應當引導未成年人積極利用互聯(lián)網(wǎng)賦能自身?!敝斓险f。

那么該如何保障未成年人安全合理地用好社交App?

上述課題組提出,成年人非常有必要與網(wǎng)絡時代的原住民們形成民主的、尊重的、溝通的、理解的相處方式,加強親子溝通,對未成年人多些寬容與接納。呼吁家長既要給孩子提供民主和諧的代際溝通、教養(yǎng)方式,也要積極承擔教育責任,對孩子進行科學引導與管理,使孩子能合理使用各類互聯(lián)網(wǎng)產品。

朱迪則認為,從App運營商的角度來說,還是要豐富和優(yōu)化青少年感興趣的信息內容供給。

“現(xiàn)在很多青少年模式下的內容確實很安全,但是比較單調、質量沒有那么好,孩子們要么放棄使用,要么想方設法地繞過青少年保護模式,讓這種模式形同虛設。”朱迪說。

張鴻巍建議,學??赏ㄟ^法治課程、情景模擬、以案釋法等科普和普法路徑,及時向學生傳授如何正確與健康使用社交App;未成年人本身也需要提升對社交App使用的正確認知,既通過正確使用來解決學習、社會和娛樂需求,又不沉迷其中,遇到棘手問題應及時向父母或老師反映和求助。

責編:楊雅婷

來源:法治日報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