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堅持一下,湖南明日開始降溫降雨
好不容易送走了高溫紅色預警,一連七日的高溫黃色預警又讓市民叫苦不迭。
這不,8月28日,省氣象臺發(fā)布上周第七條高溫橙色預警:預計8月28日20時至8月29日20時,長沙中部和東部(雨花區(qū)、高新區(qū)、長沙縣、天心區(qū)、芙蓉區(qū)、開福區(qū)、岳麓區(qū)、瀏陽市)、株洲(醴陵市、炎陵縣、天元區(qū)、云龍示范區(qū)、攸縣、淥口區(qū)、荷塘區(qū)、石峰區(qū)、蘆淞區(qū)、茶陵縣)、湘潭(湘鄉(xiāng)市、湘潭縣、高新區(qū)、韶山市、岳塘區(qū)、雨湖區(qū))、懷化大部分地區(qū)(辰溪縣、麻陽縣、溆浦縣、新晃縣、芷江縣、鶴城區(qū)、中方縣、洪江區(qū))、婁底(漣源市、冷水江市、經開區(qū)、婁星區(qū)、新化縣、雙峰縣)、邵陽東北部和東部(雙清區(qū)、北塔區(qū)、經開區(qū)、新邵縣、邵東市)、衡陽(珠暉區(qū)、衡陽縣、南岳區(qū)、衡山縣、衡南縣、石鼓區(qū)、雁峰區(qū)、松木經開區(qū)、蒸湘區(qū)、衡東縣、高新區(qū)、祁東縣、常寧市、耒陽市)、永州大部分地區(qū)(東安縣、祁陽市、道縣、雙牌縣、冷水灘區(qū)、新田縣、金洞管理區(qū)、零陵區(qū)、藍山縣、寧遠縣)、郴州大部分地區(qū)(永興縣、嘉禾縣、桂陽縣、宜章縣、臨武縣、北湖區(qū)、蘇仙區(qū)、資興市、安仁縣)有37℃以上高溫,局部地區(qū)將達39℃以上,請做好防范。
那么,這高溫天氣什么時候是個頭呀?
省氣象臺8月28日預計,今日省內以晴天間多云為主,湘北多陣雨或雷陣雨;8月30日至8月31日,省內自北向南有中等強度降雨過程;9月1日至2日湘南殘留降雨。氣溫方面,今日省內仍有高溫天氣;受較強冷空氣影響,8月30日開始高溫減弱,8月31日后高溫天氣解除。
具體來看,今日8時至8月30日8時,湘西北多云,午后有陣雨或雷陣雨,其中張家界北部、常德西北部局地中雨,其他地區(qū)晴天間多云;南風2~3級;最高氣溫湘西北為33~35℃,其他地區(qū)為36~38℃;最低氣溫湘西北為23~25℃,其他地區(qū)為26~28℃。8月30日8時至8月31日8時,多云轉陰天,其中湘西北、湘南有小到中等陣雨或雷陣雨;南風2~3級轉北風3~4級;最高氣溫湘西北為31~33℃,其他地區(qū)為34~36℃;最低氣溫湘西北為21~23℃,其他地區(qū)為23~25℃。
提醒
休完“高溫假”蚊子密度也要回升了
前段時間,全國多地都被持續(xù)的高溫天氣籠罩,夏季鬧得最兇的蚊子暫時偃旗息鼓。如今休完“高溫假”,蚊子密度也要回升了?
專家介紹,氣溫降至32℃以下,蚊子便會再度活躍起來,借助地面小型積水產卵大量繁殖。在適宜的溫度下,蚊子完成一個繁衍周期很短,僅需15天。一個蚊子產下的一個卵塊里包含有66枚卵,每次一只蚊子都能產下幾個卵塊,而且可以反復產卵,因此,只要天氣合適,一只蚊子可以產出成千上萬的蚊子。
如何預防蚊蟲叮咬、止癢?很多人選擇涂抹風油精或花露水。對此,專家表示,蚊蟲叮咬分泌的神經毒素、溶血毒素,容易使我們的皮膚出現炎癥反應,而這些外用驅蚊產品,通常含有酒精以及樟腦、薄荷等止癢成分,容易導致皮膚過敏,加重皮炎癥狀。風油精、花露水的作用僅限于驅蚊和止癢,對消腫、祛炎并沒有什么效果,而且由于容易揮發(fā),作用持續(xù)時間通常比較短。不僅如此,樟腦等芳香類物質容易被皮膚吸收,頻繁使用會被吸收到體內,也可能造成局部刺激。
專家提醒,糖尿病患者被蚊子叮咬后不能撓。糖尿病患者往往合并周圍神經病變,在被蚊蟲叮咬之后,輕輕撓幾下就容易發(fā)生皮膚感染。
長沙的高溫是怎樣煉成的?
每年,我們都可以在“四大火爐”城市名單中看到長沙,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從民國開始,長江流域的重慶、長沙、武漢、南昌就被稱為中國“四大火爐”城市,其中爐魁是長沙。
爐魁長沙當然不是因為火宮殿加持得名,也非浪得虛名。以2013年為例,當年夏季(6至8月),長沙市平均氣溫為31.2℃,“燒烤”模式的高溫天氣貫穿了整個夏季。從6月30日至8月16日,連續(xù)遭遇48天超35℃的高溫日。
究其原因,有長沙本身地理方面的原因,也有城市熱島效應的原因。
長沙夏季要被副高壓脊線光顧兩次
長沙地處北緯28度,太陽入射角比重慶、武漢、南昌另幾個火爐城市的都大。相對垂直的太陽入射角,帶來了更多的光照與太陽輻射,相對溫度也就更高。
還有就是西太平洋副高壓長期穩(wěn)定控制湖南,這是夏季湖南持續(xù)性高溫出現的重要原因之一。
整個夏季,副高脊線會在北緯25度至北緯30度之間擺動。最開始,副高脊線從北緯25度的南嶺,一直往北走,越過長江流域,7月底8月初,到達北緯30度左右,湖南的壺瓶山及湖北的武漢大約在這一條緯度線上。而8月底到9月上旬,副高脊線開始從長江以北退至南嶺,出現第一次季節(jié)性回跳,天氣維持晴熱。很多時候,身體會感覺到比盛夏時更熱,這就是湖南的“秋老虎”天氣的原因。
此外,長沙夏天常出現強盛偏南風,中國東南部沿海地區(qū)則出現異常北風,致使炎熱的南風難以北上影響內陸炎熱的高壓與副高。而夏季南亞高壓不斷東擴,太平洋副高西伸,在湖南一起用勁??偠灾?,各個方向來的“勢力”都互相搞不定對方,又不肯讓步,唯有在湖南角力,不給湖南一點點清涼的機會。
2013年,就是因為西太平洋副高西伸脊點異常偏西,且穩(wěn)定少動,導致了開頭所說的長沙持續(xù)高溫天氣。
身居內陸,濕氣重的海風難以抵達
看了前面一段,可能有人會問:廣州、??诘仁鞘械木暥雀?,太陽入射角更大,也受到副高的控制,那不是更熱?
有這種疑問,精神可嘉,只是少考慮了另一個因素:那就是廣州、海南離海更近。以廣州為例,因為離海洋近,多雨,濕度大。偶爾有大臺風光臨時,局地海陸風、城市熱島環(huán)流和山谷風等等抬高城市氣溫的因素,都會被清涼多雨的臺風吹得無影無蹤。
但是長沙身居內陸,往南到南海約有600多公里的直線距離,往東到東海則更遠,約有900公里的直線距離。普通高濕海風沒有辦法長距離奔襲,很難對長沙的氣溫起到影響。
就算是有臺風從南海沿廣州北上,濕重的它也很難跨越湖南南界高海拔的南嶺,能做的只是沿著南嶺向東移動,到達湖南東邊,又遇到高聳的羅霄山山脈,在贛州下會兒陣雨,然后轉彎又回到海洋中去,根本無法大規(guī)模抵達湖南境內,更不用說到相對湘北的長沙了。
地處U形盆地,不容易散熱
長沙的地形,也給高溫帶來了加持。湖南南高北低的地形,讓長沙處于下風向的末端。越過南嶺南來的氣流,形成焚風,還有衡邵盆地高溫烘烤,真是一大撥熱量向長沙聚集。
而長沙市區(qū)處于湘江與瀏陽河交匯的河谷臺地,周圍為地勢較高的山丘,西有岳麓山等,西北有谷山等,東北有黑糜峰,這一U形盆地的缺點,就是不容易散熱,所以長沙夏季比同緯度的其他地區(qū)就更熱。
雖然湘江溫度低于城區(qū)2℃至4℃,但湘江與長沙城幾乎平行,南往北的風,只對下風向地區(qū)有明顯降溫作用,對長沙主城區(qū)的降溫所起作用不大。
長沙的熱,跟城市熱島效應也有關系。夏季城市熱島效應,一般能把氣溫抬高2℃~4℃。人口越多,城市規(guī)模越大,城市熱島效應越明顯。而長沙東西狹長的市域環(huán)境對城市熱島強度還有一定的加強作用。
此外,建筑間距、建筑密度、樓層越高,其熱力就越容易聚集,太陽輻射在其內部被多次反射和吸收,強度也越大。并且城市建筑的高度對空氣溫度的影響要比建筑密度更大。而建筑密度對風場的影響要比建筑高度大。高樓林立,平均風速小,風向因街道而變化,有時還出現“熱島環(huán)流”,熱量不利于散失,徘徊往返。
“冷”知識
衡陽成湖南最熱是泥巴在搞怪
短暫的降溫降雨之后,熱又試圖霸占湖南人民的生活。
那么湖南最熱市州在哪?據1981年至2010年30年間湖南省內97個監(jiān)測點夏季(6月至8月)的平均氣溫數據顯示,平均氣溫在28℃以上的“熱點”有:馬坡嶺(長沙)、株洲、祁東、冷水灘、常寧、耒陽、安仁、郴州、衡山、攸縣、衡陽縣、衡南、衡東、祁陽、衡陽市,整個衡陽市無疑成為三湘“熱點”最集中的地區(qū)。此外,1953年至2012年,衡陽、株洲年均高溫日數大部在30天以上,高值中心位于衡陽市、衡東,為40天左右。
而衡陽作為湖南老牌最熱地區(qū),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那就是衡陽的土壤。
沒聽錯吧,泥巴影響氣溫!是的,沒聽錯,就請跟著記者,來了解衡陽的土壤與湖南的土壤吧。
湖南同一類土喜扎堆
土類,土壤高級分類的基本分類單元。
湖南土壤分13個土類,即水稻土、紅壤、黃壤、黃棕壤、紫色土、紅黏土、石質土、潮土、黑色石灰土、紅色石灰土、山地草甸土、粗骨土和沼澤土。
與人類息息相關的不是土壤的名字與顏色,而是土壤中的酸堿度。酸性土偏紅,越紅越酸;堿性土偏黑,越黑越堿。
湖南土壤酸堿度呈現區(qū)域性變化,通俗講就是同一類土也喜扎堆。海拔較高的縣市區(qū)土壤多呈中性,如安化、漣源、新邵、鳳凰、石門、臨湘、常寧南部;強堿性土壤主要分布在洞庭湖周圍的縣市區(qū),如津市、澧縣、安鄉(xiāng)、漢壽、沅江、南縣、華容;強酸性土壤主要分布在丘陵或山區(qū)的紅壤地帶,如衡陽、炎陵、城步、瀏陽市、寧遠、望城區(qū)、臨湘及祁陽南部。
紫色土把衡陽變成一個桑拿房?
紫色土是酸性土中的一種,主要集中在衡陽丘陵坡地。這片區(qū)域,也是湖南省生態(tài)環(huán)境最為惡劣的地區(qū)之一,也是中國南方極具代表性的生態(tài)災難區(qū)。
是不是聽起來很嚇人,其實沒有夸大其詞,我們先來了解紫色土。紫色土是由紫色頁巖為母基發(fā)育形成的土壤,其母巖顯露、土層淺薄、土壤發(fā)育不完全、土地條件差。
紫色土顏色呈淺棕色,極易水蝕,發(fā)育期短,地力差,常處于幼年階段。這樣的土壤中,很多植物不能生長,但卻很受狗尾草的青睞。此外,紫色土吸熱能力弱,夏季地表溫度極高。
紫色土在衡陽分布很廣,東起衡東霞流鎮(zhèn)、大浦鎮(zhèn),西至祁東過水坪鎮(zhèn),北至衡陽縣演陂鎮(zhèn)、渣江鎮(zhèn),南達常寧市官嶺鎮(zhèn)、塔山瑤族鄉(xiāng)和耒陽遙田鎮(zhèn)、大市鄉(xiāng)一帶。分布又很聚集,其中以衡南、衡陽兩縣面積最大,占總面積的百分之六十。
紫色土分布廣又聚集,又不吸熱,很容易形成熱島效應,這是衡陽為什么常常是湖南夏天最熱市州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
紫色土還有一個特點就是蒸發(fā)量大,衡陽雖然降雨量大,但蒸發(fā)量更大。就是說雨降在紫色土上也會很快蒸發(fā),不但沒有起到降溫的作用,還把衡陽變成了一個桑拿房,降雨與高蒸發(fā)量,加重了衡陽的熱。這也使土壤更貧瘠,故有“十年九旱”之說。相關地質專家也認為,衡陽盆地的區(qū)域高溫,與當地的巖層和土壤有關系。
數據
根據1981年至2010年30年間湖南省內97個監(jiān)測點夏季(6月至8月)的平均氣溫數據,夏季平均氣溫在26℃以下的“清涼點”14個,包括南岳衡山、桂東、汝城、通道、龍山、城步、古丈、保靖、花垣、鳳凰、桑植、永順、新晃、綏寧,大多分布在湘西和湘西南地區(qū)。夏季平均氣溫在28℃以上的“熱點”有:馬坡嶺(長沙)、株洲、祁東、冷水灘、常寧、耒陽、安仁、郴州、衡山、攸縣、衡陽縣、衡南、衡東、祁陽、衡陽市。
責編:楊雅婷
來源:瀟湘晨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