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洲民兵:“三支力量”再續(xù)軍民魚水深情
湖南日報全媒體記者 施泉江
通訊員 譚霜劍 鄧生祥
“半條被子,溫暖中國。1934年11月,紅軍長征途經(jīng)湖南省汝城縣沙洲瑤族村,3名女紅軍借宿在村民徐解秀家中,臨走時把自己僅有的一床被子剪下一半給老人留下,還說等革命勝利后,送她一床新被子……”8月下旬,沙洲民兵紅色文化宣講隊走進郴州市嘉禾縣第五中學,在三尺講臺傾情開講,用一堂生動的紅色教育課,讓紅色種子在學生們心中生根發(fā)芽。
2020年9月16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汝城縣沙洲村參觀“半條被子的溫暖”專題陳列館后強調,“要用好這樣的紅色資源,講好紅色故事,搞好紅色教育,讓紅色基因代代相傳?!?/p>
牢記殷殷囑托,去年9月,郴州軍分區(qū)組建沙洲民兵隊伍,并形成了紅色文化宣講隊、應急應戰(zhàn)突擊隊和便民利民服務隊三支力量,續(xù)寫了軍民魚水情深新篇章。
紅色故事接力講,紅色基因代代傳
隨著“半條被子”的故事傳遍全國,前來“半條被子”故事發(fā)生地參觀學習的游客絡繹不絕。
每天早上,朱淑華都會換上軍裝,準時來到“半條被子的溫暖”專題陳列館,以飽滿的精神面貌為來參觀的游客宣講。
作為“半條被子”故事主人公徐解秀老人的曾孫女,2018年,朱淑華放棄外地工作毅然返鄉(xiāng),并于去年加入沙洲民兵紅色文化宣講隊,成了景區(qū)響當當?shù)慕鹋浦v解員。
在她的帶動下,侄女和閨蜜也相繼加入宣講隊,而她85歲的叔公朱中雄老人,更是每天堅守在“半條被子”故事發(fā)生地舊址當義務講解員,父輩們則邊當保安邊宣講,上演了“四輩同講一故事,薪火代代永相傳”的感人佳話。
宣傳弘揚紅色文化,沙洲民兵爭當主力。近年來,郴州軍分區(qū)充分發(fā)揮引擎指揮作用,堅持選育并舉、管用結合,擇優(yōu)培強了以沙洲民兵為代表的基層理論宣講隊伍,通過常態(tài)化舉辦專業(yè)培訓講座、開設黨史軍史專題課,以及開展重走長征路、重溫入黨誓詞等豐富活動,持續(xù)為隊伍鑄魂提能。
截至目前,沙洲民兵已累計宣講7000余場。2021年11月,以民兵為骨干的沙洲紅色文化宣講隊被評為“全國基層理論宣講先進集體”。
敢戰(zhàn)能勝亮本色,不懈不怠護安寧
“我們沙洲民兵應急應戰(zhàn)突擊隊,召之即來,來之能戰(zhàn),戰(zhàn)之能勝!”今年年初,受強冷空氣影響,汝城縣文明瑤族鄉(xiāng)到處冰封雪凍,林木折斷阻斷道路,通訊照明保供中斷,村民生產生活受到嚴重影響。
接到指令后,應急應戰(zhàn)突擊隊隊長涂林率領隊伍先后奔赴受災最嚴重的10多個村組,浴“雪”奮戰(zhàn)。他們鏟冰除雪,搶通了20余公里進村公路,并配合電力部門搶修線路。突擊隊不舍晝夜連續(xù)作戰(zhàn),村民生活恢復了,他們卻摔得青一塊紫一塊,手和耳朵也被凍得紅腫。
“疫情不散,我們不撤?!苯衲?月以來,應急應戰(zhàn)突擊隊96名民兵在全縣7個高速路口和1個國道路口設立卡點,每天24小時查驗“兩碼”、測量體溫,排查、登記入境人員與車輛,一連140多天堅守,筑牢了疫情防控的銅墻鐵壁。
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應急應戰(zhàn)突擊隊以軍事斗爭準備為牽引,堅持每年開展完成一季度組織整頓、二季度集中訓練、三季度比武競賽、四季度武裝拉練、年底軍事考核“五項軍事活動”,不斷提升凝聚力和戰(zhàn)斗力。
自組建以來,應急應戰(zhàn)突擊隊累計出動42次,其中救援群眾3次,搶險12次,巡查值守27次,先后共3000余人次參與維穩(wěn)處突、森林防火、防汛抗洪、抗冰救災、疫情防控等急難險重任務。
為民服務守初心,攜手開創(chuàng)好日子
“文明水果香甜可口,純天然、無公害,歡迎砸單,放心下單……”眼下,正是文明柰李火熱上市時,作為沙洲民兵便民利民服務隊的一員,朱利志每天都會在朋友圈轉發(fā)信息,吸引好友關注購買。
文明瑤族鄉(xiāng)種植柰李歷史悠久,今年掛果面積4萬畝,產量應達8萬噸。朱利志自家種植不多,更多的是為鄉(xiāng)親們帶貨助銷。
作為沙洲民兵為民服務的主力軍,村“兩委”干部和廣大黨員聚焦村民所需所盼,以“便民、高效、100%的滿意度”為宗旨,創(chuàng)新實行馬上辦、網(wǎng)上辦、預約辦、指導辦、上門代辦“五辦”服務模式,實現(xiàn)群眾辦事不出村,辦結事項滿意度100%,為沙洲村、文明瑤族鄉(xiāng)的鄉(xiāng)村產業(yè)發(fā)展注入了“民兵力量”。
如今,沙洲村已種植柰李、枇杷、水晶梨等各類水果,統(tǒng)一開設135個攤位,開辦民宿、農家樂等48家,實現(xiàn)了400多名村民家門口增收。相較于2014年,去年村民人均收入1.71萬元,增加1.27萬元,村集體收入70.5萬元,增長了197倍,紅色傳承、綠色發(fā)展之路越走越寬。
責編:劉可欣
來源:湖南日報